國外健康與醫療資訊
健康醫療注意事項
傳染途徑 | 疾病名稱 | 疫情 / 特殊注意事項 | 預防方式 |
---|---|---|---|
例行性預防接種 |
不論是否出國,都應該完成常規疫苗的施打,出發前請確認已按時完成接種。 大部分疫苗接種後需要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有些疫苗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接種第2劑、甚至第3劑,建議旅客行前2至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醫師相關建議。 |
![]() |
|
食物或飲水傳染 | A型肝炎 |
當地的飲食、飲水有傳染風險,建議旅客接種疫苗。臺灣近年A型肝炎的發生率已大幅下降,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應特別留意。 預防措施: 警訊症狀: |
![]() ![]() ![]() |
傷寒 |
行程中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地區的旅客(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請告知醫師相關行程,並請醫師評估接種疫苗的需求。 警訊症狀: |
![]() ![]() ![]() |
|
腸病毒 |
鄰近國家疫情公布,其中新加坡病例數增加,2022年第7-8週(2/13-2/26)每日平均新增9-11例,高於去年同期(1-2例)。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警訊症狀:兒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
![]() ![]() |
|
蟲媒傳染 | 屈公病 |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印尼、印度及鄰近島嶼等,皆有屈公病疫情發生。旅行者宜注意防蚊措施。 警訊症狀: |
![]() |
登革熱 |
截至2022年3月東南亞新加坡病例數遽升,2月前每週新增低於200例,第9週(截至3/5)起單週報告達264例,第10週則逾300例,今年迄今已報告逾1,500例;當局評估,之前未曾流行的DENV-3型於本次疫情傳播,及大量人群在家工作可能衍發日後病例激增,應保持警惕。 目前無針對未感染者的有效疫苗,出國至該地,應做好防蚊措施。建議懷孕婦女應暫緩前往國內外登革熱流行地區。 警訊症狀: |
![]() |
|
茲卡病毒感染症 |
2020年後茲卡病毒已於該地趨緩。2019年截至9/14累計10例確診,高於2018年全年總數(1例),當局已展開病媒控制措施。該國2016-17年病例總數分別為458例及67例。 該地被列為茲卡病毒第二及警示區。該疾病可由病媒蚊、輸血、性行為傳染,通常不至於造成重症或住院個案,但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可能產下小頭畸形等神經異常新生兒。建議懷孕婦女應暫緩前往流行地區。懷孕婦女如從流行地區返國,2週內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暴露史,醫師將進行採檢送驗及胎兒超音波檢查。一般民眾自流行地區離境,應暫緩捐血28天。 警訊症狀: |
![]() ![]() |
|
空氣或飛沫傳染 | 麻疹 |
麻疹疫情持續在世界各地延燒,並已被美國疾管署列為出國例行性施打疫苗。旅客除了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預防措施,亦應於出發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施打疫苗的需求。 目前國內提供滿1歲及滿5歲的幼兒各一劑公費MMR疫苗;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若經檢測為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可接種一劑公費MMR疫苗。 警訊症狀:
|
![]() ![]() ![]() |
性接觸或血液傳染 | B型肝炎 |
透過性行為、汙染的針頭或血品感染。建議旅途中有性接觸、刺青、穿耳洞,或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者,於行前施打疫苗。 |
![]() ![]() |
HIV |
高風險之旅客可於行前諮詢醫師,決定是否使用自費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 預防愛滋最重要的仍是做好安全性行為及相關防護措施,如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不共用針具、不使用毒品、定期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
![]() ![]() |
|
新興傳染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
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一種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統計資料,於2022年3月為止感染SARS-CoV-2者新加坡已超過111萬人感染。新加坡的COVID-19專區:https://www.moh.gov.sg/covid-19 建議的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勤洗手、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等。再次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手部衛生、注意呼吸道禮節、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截至2022年3月,須提供施打相關COVID-19疫苗證明方能入境新加坡。(如連結) https://safetravel.ica.gov.sg/arriving/overview#vaccination 相關旅遊管制和入境限制措施 (隨時間進行滾動式調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疫苗注射 | 勤洗手 | 呼吸道禮節 | 注意飲食衛生 | 預防性藥物 | 防蚊蟲叮咬 | 安全性行為 | 避免接觸禽鳥 | 避免接觸犬隻 |
---|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