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注意事項

113-07-23
傳染途徑 疾病名稱 疫情 / 特殊注意事項 預防方式
例行性預防接種  

不論是否出國,都應該完成常規疫苗的施打,出發前請確認已按時完成接種。

大部分疫苗接種後需要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有些疫苗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接種第2劑、甚至第3劑,建議旅客行前2至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醫師相關建議。

食物或飲水傳染 A型肝炎

當地的飲食、飲水有傳染風險,建議旅客接種疫苗。臺灣近年A型肝炎的發生率已大幅下降,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應特別留意。

預防措施:
勤洗手(70~78%以上酒精消毒液更佳)、避免生食生水冰水(最好使用瓶裝水)、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廳(避免路邊攤)、如有腹瀉應積極補充水分鹽分(ORS溶液)。

警訊症狀:
發燒、倦怠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

  
傷寒

行程中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地區的旅客(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請告知醫師相關行程,並請醫師評估接種疫苗的需求。

警訊症狀:
發燒、腹痛、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淋巴腫大、身軀出現紅疹。

  
腸病毒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警訊症狀:兒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蟲媒傳染 屈公病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印尼、印度及鄰近島嶼等,皆有屈公病疫情發生。旅行者宜注意防蚊措施。新加坡截至2024/4/13報告3例,疫情與去年同期相當。

警訊症狀:
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及出疹。

登革熱

新加坡為登革熱第一級警示範圍。
 

2024新加坡登革熱感染病例激增,今年第一季的病例數是 2023 年同期的兩倍多。據國家環境局 (NEA) 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報告了 5,000 多例登革熱病例,較去年同期的 2,360 例有所增加。

自2023年9月以來,登革熱病毒血清型 2 (DENV-2) 一直佔據主導地位,超越 2023年前半年DENV-1 和 DENV-3,應保持警惕。

截至2024/6/4,新加坡疫情處上下波動,第18-20週新增865例,為去年同期2.5倍

目前無針對未感染者的有效疫苗,出國至該地,應做好防蚊措施。建議懷孕婦女應暫緩前往國內外登革熱流行地區。

警訊症狀:
發燒、噁心嘔吐、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

茲卡病毒感染症

新加坡截至2024/5/18累計7例,與去年同期相當。

該地被列為茲卡病毒第二及警示區。該疾病可由病媒蚊、輸血、性行為傳染,通常不至於造成重症或住院個案,但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可能產下小頭畸形等神經異常新生兒。建議懷孕婦女應暫緩前往流行地區。懷孕婦女如從流行地區返國,2週內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暴露史,醫師將進行採檢送驗及胎兒超音波檢查。一般民眾自流行地區離境,應暫緩捐血28天。

警訊症狀:
發燒、頭痛、後眼窩痛、紅疹、肌肉關節痛、非化膿性結膜炎。

 
空氣或飛沫傳染 麻疹

麻疹疫情持續在世界各地延燒,並已被美國疾管署列為出國例行性施打疫苗。旅客除了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預防措施,亦應於出發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施打疫苗的需求。

目前國內提供滿1歲及滿5歲的幼兒各一劑公費MMR疫苗;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若經檢測為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可接種一劑公費MMR疫苗。
1981年(含)以後出生之成人出國前,建議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
孕婦及未滿1歲的嬰幼兒是感染高危險群,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幼兒可於出發2週以前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孕婦不可接種MMR疫苗,請做好自我防護。

警訊症狀:

  1. 前驅症狀-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和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
  2. 紅疹-柯氏斑點出現24-48小時後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由臉擴散至軀幹四肢。
  
性接觸或血液傳染 B型肝炎

透過性行為、汙染的針頭或血品感染。建議旅途中有性接觸、刺青、穿耳洞,或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者,於行前施打疫苗。

 
HIV

高風險之旅客可於行前諮詢醫師,決定是否使用自費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

預防愛滋最重要的仍是做好安全性行為及相關防護措施,如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不共用針具、不使用毒品、定期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猴痘

1958年猴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

傳播方式:

(一)人傳人: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例如經由親密接觸之性行為,包括:口交、肛交或陰道性交,或接觸猴痘患者生殖器(陰莖、睾丸、陰唇及陰道)或肛門、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

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產婦若感染猴痘病毒,可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或於產程中因接觸而傳染。

(二)人畜共通傳染: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

潛伏期:

猴痘的潛伏期約為3-21天,通常為6-13天。

臨床症狀:

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新興傳染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一種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症狀主要以發燒、上呼吸道、流鼻水、腹瀉等症狀為主(亦有多數感染者無症狀),目前主流病毒株為Omicron。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統計資料,於2024年4月為止感染SARS-CoV-2者新加坡已超過300萬人感染,新加坡於2024年5月第19週(5/5-11)新增25,900例,較前1週13,700例上升,KP.1及KP.2占比超過60%以上。

建議的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勤洗手、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等。再次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手部衛生、注意呼吸道禮節、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自2023年2月13日起,所有來新加坡的短期旅客,無論有無施打COVID-19疫苗,均不須要強制購買旅遊保險,亦無須出示登機前陰性檢測證明或疫苗接種證明,入境新加坡後免檢測、免隔離,可自由活動。2024年3月起新加坡放寬防疫限制,門診不強制佩戴口罩,另COVID-19監測統計數據納入傳染病週報。

https://www.boca.gov.tw/cp-56-5248-791bd-1.html

  

 

疫苗注射 勤洗手 呼吸道禮節 注意飲食衛生 預防性藥物 防蚊蟲叮咬 安全性行為 避免接觸禽鳥 避免接觸犬隻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