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注意事項

111-03-25
傳染途徑 疾病名稱 疫情 / 特殊注意事項 預防方式
例行性預防接種  

不論是否出國,都應該完成常規疫苗的施打,出發前請確認已按時完成接種。

大部分疫苗接種後需要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有些疫苗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接種第2劑、甚至第3劑,建議旅客行前2至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醫師相關建議。

食物或飲水傳染 A型肝炎

A型肝炎主要是經由糞口途徑傳播,其傳染途徑包含攝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人與人接觸傳染、血液傳染。當地的飲食、飲水有傳染風險,建議旅客接種疫苗。臺灣近年A型肝炎的發生率已大幅下降,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應特別留意。A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及效益很高,完成2劑疫苗接種(間隔6至12個月),免疫力可維持20年以上;若是經常往返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地的開發中國家的旅客建議可接種;如有免疫功能不足者,可經醫師評估接種3劑,以建立長期的免疫力。

  
傷寒

確實洗手,吃熟食,飲用水徹底煮沸或飲用瓶裝水。行程中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地區的旅客(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建議向醫師諮詢疫苗的接種。注意警訊症狀,如發燒、腹痛、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淋巴腫大、身軀出現紅疹,若有不適,請及早就醫。

  
霍亂

霍亂疫苗無法提供絶對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亦提醒到疫區旅遊者需注意飲食及用水衛生,以降低霍亂感染的風險,並注意感染時的警訊症狀,包括無痛性(O139型菌病患偶發腹痛)大量米湯樣的水性腹瀉,偶而伴有嘔吐、快速脫水休克,若有不適,請及早就醫。

  
旅行者腹瀉

致病原包含細菌(大腸桿菌、曲狀桿菌、沙門氏桿菌)、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星狀病毒)、原蟲(梨形鞭毛蟲、阿米巴痢疾)。水楊酸鉍及特定抗生素可用來預防旅行者腹瀉,但在特殊族群才建議使用,宜至旅遊門診諮詢醫師,勿擅自使用。

請留意相關警訊症狀,其症狀可重可輕,包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燒、血便等,若有以上不是,請及早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

 
蟲媒傳染 日本腦炎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為預防日本腦炎的重要措施,欲前往日本腦炎高風險國家之旅客,若旅遊行程長達1個月以上或頻繁前往日本腦炎流行地區(例如農村),建議採取防蚊措施,並可於出國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醫師,以評估接種疫苗的需求。若旅遊行程僅限城市地區之旅客,則無特別預防接種之建議。請注意相關警訊症狀,其大部分無明顯症狀(小於1%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包括發燒、腹瀉、頭痛、嘔吐、意識變化、局部神經障礙,若有以上不適,請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屈公病

柬埔寨公布截至2021年6月9日累計13省報告共514例病例,逾8成分布於東部臘塔納基里(Ratanakiri)、蒙多基里(Mondulkiri)、桔井(Kratie)及西部馬德望(Battambang)。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印尼、印度及鄰近島嶼等,皆有屈公病疫情發生。旅行者宜注意防蚊措施。

請注意相關警訊症狀,包括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及出疹,若有以上不適,請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登革熱

截至2019年12月份該地都仍有登革熱爆發疫情。目前國內尚無核准的登革熱疫苗,提醒旅客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可避免病媒蚊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注意警訊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若有不適,請及早就醫。

茲卡病毒感染症

該地被列為茲卡病毒第二級警示區(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
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提醒旅客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該疾病可由病媒蚊、輸血、性行為傳染,通常不至於造成重症或住院個案,但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如要前往請先諮詢醫師,並於當地務必全程做好防蚊措施。懷孕婦女如從流行地區返國,2週內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暴露史,醫師將進行採檢送驗及胎兒超音波檢查。

注意警訊症狀,如發燒、頭痛、後眼窩痛、紅疹、肌肉關節痛、非化膿性結膜炎,若有不適請及早就醫。

 
黃熱病

入境預防接種規定:
來自高風險國家年齡滿9個月以上或在高風險國家轉機停留超過12小時的旅客,皆必須出示黃熱病疫苗預防接種證明書,證明書自接種後第10天生效,終身有效,2016年7月11日前核發的證明書,不受原註記之10年有效日期限制。如果您預計經由其他疫區國家入境當地,須提早接種疫苗。若無法提供效期內的黃熱病疫苗預防接種證明書,旅客將會被禁止入境。

當地預防接種建議:
境內無感染風險,無特別預防接種之建議。

 
瘧疾

WHO於2021年10月公布大湄公河次區域(GMS)於2021年4-6月報告逾12,000例病例,多為惡性瘧及間日瘧,整體低於去年同期。各國疫情相較去年同期,柬埔寨下降74%。吳哥窟周邊地區與首都金邊市(Phnom Penh)無感染風險;暹粒(Siem Reap)與洞里薩湖(Tonle Sap)周邊地區感染風險較低。市郊及鄉村的森林地區全年皆有感染熱帶瘧(惡性瘧)及間日瘧的風險建議前往前述風險區旅客採取防蚊措施,並請醫師評估是否需口服預防藥物。請注意相關警訊症狀,包括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肌肉痛、關節痛,返國後1年內,如果出現疑似瘧疾症狀,應立刻就醫,並告知醫師曾到瘧疾流地區。

 
空氣或飛沫傳染 麻疹

麻疹疫情持續在世界各地延燒,並已被美國疾管署列為出國例行性施打疫苗。旅客除了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預防措施,亦應於出發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施打疫苗的需求。

  1. 1歲及滿5歲的幼兒各一劑公費MMR疫苗;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若經檢測為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可接種一劑公費MMR疫苗
  2. 1981年(含)以後出生之成人出國前,建議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
  3. 孕婦及未滿1歲的嬰幼兒是感染高危險群,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幼兒可於出發2週以前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孕婦不可接種MMR疫苗,請做好自我防護。
  4. 請注意相關警訊症狀,包括前驅症狀-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和在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紅疹-柯氏斑點出現24-48小時後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由臉擴散至軀幹四肢。若有上述不適症狀,請及早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
  
新型A型流感(H5N1、H7N9等)

該地近5年禽鳥有檢出H5N1病毒,且有人類感染個案。大多數病毒感染能力僅限於動物傳人,而H5N1及H7N9目前不排除有侷限性人傳人的可能性。柬埔寨衛生部於2022年3月公布新增1例H9流感(未公布N亞型),為暹粒省1歲女童,出現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症狀,目前住院中;當局已派員前往調查,匡列同村莊13名具類似症狀患者,檢測均為陰性,另於病死家禽中檢出H9陽性。針對新型A型流感,旅客應避免接觸禽鳥(含屍體)及其糞便,禽類肉品及蛋都應熟食。國內每年6-8月期間辦理公費H5N1流感疫苗自願接種計畫,高風險族群可洽本署諮詢預防接種事宜。

請注意相關警訊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及呼吸短促,而後快速進展為嚴重肺炎,若有以上不適,請及早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及群聚史。

  
性接觸或血液傳染 B型肝炎

透過性行為、汙染的針頭或血品感染。建議旅途中有性接觸、刺青、穿耳洞,或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者,於行前施打疫苗。

 
HIV

高風險之旅客可於行前諮詢醫師,決定是否使用自費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

預防愛滋最重要的仍是做好安全性行為及相關防護措施,如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不共用針具、不使用毒品、定期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接觸傳染 狂犬病

當地蝙蝠、犬、貓可能帶有狂犬病病毒,一般旅客建議遭溫血動物抓咬受傷再接種疫苗即可,但以下旅客感染風險較高,行前建議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種暴露前疫苗:

    1.頻繁接觸動物 (如獸醫、動物研究人員)

    2.無法避免遭動物抓咬(如露營、洞窟探勘等)

    3.當地偏僻、無法立即就醫

    4.幼兒較容易受動物攻擊,若長期停留可考慮先接種疫苗

暴露前預防接種需施打3劑疫苗,間隔至少21天,建議旅客至少提早1個月至旅醫門診諮詢。

注意警訊症狀,包括初期症狀非特異性(如感冒症狀、頭痛等),抓咬傷部位異樣感,之後陸續出現吞嚥困難以致於引起恐水之現象(故又稱恐水症)、精神錯亂及抽搐等現象。如果不採取任何醫療措施,患者常在2~6天內因呼吸麻痺而死亡,若有以上不適,請及早就醫。

 
吸血蟲

當地有感染血吸蟲的風險,請注意:

  1. 避免接觸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
  2. 使用河水、湖水洗澡或洗衣,建議添加氯錠消毒,或在乾淨容器至少儲放2天再使用。
  3. 如不慎碰觸淡水,請立即用酒精和乾毛巾大力擦拭皮膚,減低感染風險。。
新興傳染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一種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

柬埔寨的COVID-19專區:http://www.cdcmoh.gov.kh/

一、 柬埔寨政府公告自2021年11月15日起,調整入境隔離相關措施:針對已完整接種(絕大多數疫苗需接種2劑)COVID-19疫苗之所有旅客,入境後需接受快速檢測(rapid test),結果呈陰性者即可自由通行,無需隔離;惟尚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者,仍需隔離14天及出具隔離酒店訂房證明,並接受COVID-19核酸檢測(PCR)。

二、 配合上述調整措施,入境所需文件如下:

(一)入境前72小時內之COVID-19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COVID-19疫苗完整接種證明或疫苗紀錄卡。

(三)非免簽證國家旅客須有簽證。

(四)已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之外國旅客,倘入境時之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以及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且無法提供隔離酒店訂房證明者,入境時需存入2,000美元,作為隔離相關費用之保證金。

(五)不強制但鼓勵所有旅客購買適用當地之COVID-19保險(富德保險公司,網址https://www.forteinsurance.com/covid-19-insurance)。

三、 我國商務人士如果有入境柬國需求者,可申請電子商務簽證(Visa Type E),申請人依照柬國外交部網站規定申請並取得電子簽證後,列印e-Visa證明作為入境柬國簽證(網址: https://www.evisa.gov.kh/)。

四、我國在柬埔寨未設立館處,國人在柬國境內倘遇急難需要協助,請即撥打我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緊急聯絡電話:+84-903927019;或請國內親友撥打「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電話:0800-085-095,以獲得必要協助。

  
其他 曬傷、高溫

屬熱帶季風氣候,5月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 年平均氣溫28°C。

熱疾病的預防:避開最熱的午間時段(上午11時到下午3時)、穿著適當服裝和防曬、補充水份及電解質。

一般日常防曬建議SPF 15以上的產品,日間戶外活動則建議SPF 30以上的產品。

 
治安

來柬埔寨商旅,不宜佩戴貴重飾品,外出洽商若有公事包,也不需放置文件以外的重要私人用品(如:護照、機票、手機、相機)。

柬國治安欠佳,國人應避免落單,且衣著宜簡單輕便,低調以保安全。

柬國屢傳販毒、搶劫、偷竊、槍擊及交通意外(如車禍、酒駕)事件,國人應提高警覺。娛樂場所(如卡拉OK等)時聞不良分子鬥毆,另偶有國人於柬國邊境賭場發生賭債糾紛,遭限制行動或被逼運毒,復以近期柬國政府加強打擊色情、販毒及賭博等活動,爰請避免涉足此類場所。

 
交通意外 柬埔寨道路路況不佳、交通混亂,主要交通工具為機車,肇事率亦高,且無可靠之大眾運輸工具可搭乘,旅越之交通仍以租帶有司機之車輛為宜,橫越馬路時應特別注意逆向行駛車輛。車禍與傷亡人數近年來雖呈現減少趨勢,但每逢長假,車禍與傷亡人數都大幅增加,主要因車輛多及民眾酒駕等違規行為所致。  

 

疫苗注射 勤洗手 呼吸道禮節 注意飲食衛生 預防性藥物 防蚊蟲叮咬 安全性行為 避免接觸禽鳥 避免接觸犬隻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