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動態

113-07-08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標竿人物專訪    新住民在台就醫經驗分享

受訪人:賽珍珠基金會新住民通譯人員 阮小姐(越南)、蔡小姐(菲律賓)、盧小姐(印尼)、徐小姐(泰國)  

訪談時間:2024年6月18日17:30-19:30

地點: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第九講堂

台灣跨國婚姻與日俱增,根據移民署資料統計,自民國76年1月至113年5月期間,台灣的新住民人口約60萬人,佔台灣總人口數之2%,其中有近30%來自新南向國家,並以越南新住民為大宗(19.7%),其次依序為印尼(5.4%)、菲律賓(2.0%)、泰國(1.7%)等。

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在台灣組成家庭,使得台灣文化呈現了更多元的樣貌。也因為新住民人口比例的增加,其健康維護也成為我們必須重視的議題。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移民常因為語言的障礙,導致其無法充分獲得健康資訊及醫療照顧(Pandey, M., Maina, R.G., Amoyaw, J. et al., 2021)。因此,對非以中文為主要母語的新住民,其在台就醫的困難度更高,以當前的新住民人口比例來說,大概會有三分之一的新住民可能會因語言不同而遭遇就醫困擾。

鑒於這樣的就醫困境,本次訪談我們希望了解新住民在台的醫療經驗,試圖瞭解她們在台的健康支持網絡及就醫習慣,進一步探討如何保障新住民就醫權益,提升新住民就醫便利性。

中心這次特別邀請到四位財團法人台灣賽珍珠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新住民通譯人員與我們分享其寶貴的經驗。四位新住民姊妹分別為阮小姐(越南)、蔡小姐(菲律賓)、盧小姐(印尼)、徐小姐(泰國),四位均已在台生活多年,除自身經驗外,也因為擔任通譯經常聽到許多同鄉姊妹分享的就醫問題,因此我們希望藉此機會,透過她們的寶貴經驗更深入了解新住民在台灣就醫時所遇到的問題,藉此調整中心服務,以期能夠更貼近新住民需求。

 

Q:平常習慣從哪裡得到健康資訊?

相較於在台灣成長的我們,對剛來台灣生活沒多久的新住民而言,因為語言隔閡、文化衝突及支持系統較薄弱,容易導致他們缺乏獲取資源的管道,也因此更難接收健康資源及資訊。

來自越南的阮小姐及印尼的盧小姐就提到,因為自己曾在健康服務中心服務過,所以健康服務中心就是自己主要獲得健康資訊的地方。阮小姐分享了自己剛來台灣時的經驗,當時的她因為剛來台沒多久,對於一切相當陌生,也因為不會中文,什麼都看不懂,醫療資訊對自己來說更是遙不可及。後來是因為健康服務中心的人員主動與她聯繫,提醒她一些台灣的健康檢查和就醫要點,也幫助她加入相關的新住民支持團體,同時也有婆婆及先生的支持下,她越來越熟悉台灣環境,之後更進入的醫院擔任外語志工,對於自己能夠幫助更多人,感到相當開心。

菲律賓的蔡小姐和泰國的徐小姐則分享,朋友、網路通訊軟體及電視都是自己得到健康資訊的來源,尤其在COVID-19期間,也都是透過朋友、工作群組的Line訊息來獲得資訊,而自己也時常會透過通訊軟體和朋友討論及了解疫苗資訊。

從四位的分享可以看出,社會網絡是新住民能否獲取健康資訊的重要關鍵,不論是家庭、健康服務中心、工作群組或是同鄉支持系統,都有助於新住民更順利地獲得健康資訊及適應生活。

 

Q:在台的就醫習慣?就醫時曾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根據2014年的台灣新移民研究中提到,新住民就醫時,經常是透過同鄉的社會網路關係或透過親友介紹的診所就診。由於社會文化差異,越南和印尼女性較不習慣讓男醫師看診,這也導致在台就醫時容易碰到性別觀念的衝突,這樣的衝突也在盧小姐的分享中可以看見。盧小姐說:「因為印尼的文化較保守,自己和大部分印尼新住民女性在台灣看診時偏好女醫師,感覺會比較自在,所以每次遇到是女醫師看診的時候,就會比較輕鬆。」

本次訪談,中心也詢問了四位姊妹在台的就醫習慣,因為來台多年,她們已發展出了自己習慣的就醫模式。阮小姐、盧小姐本身居住在台北市,偏向去自己熟悉且認為較可靠、服務好且費用較便宜,多半位於台北市12區健康中心旁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院外門診部。蔡小姐則表示因為菲律賓的就醫文化,小病自己會先選擇先服用成藥,若需要看醫生,則是會找較資深的醫師,像是公婆習慣看的醫師或同事朋友推薦的醫師,這同時也呼應了前述研究。徐小姐則分享,自己的想法是習慣到醫院,因為擔心診所的設備較為不足,認為醫院設備完善,自己看了比較安心。

他們也分享了幾個自己在台就醫時曾經碰到的困難。徐小姐分享自己有一次到醫院做檢查時,碰到了醫護人員全程都和她講台語,但她完全聽不懂,於是自己就默默地用猜測的方式配合進行檢查。因為這次的經驗,徐小姐也發展出自己的就醫流程,進到診間的第一件事就是請醫護人員和她說中文。其他姊妹也紛紛表達了語言隔閡所造成的就醫困難,像是無法明確地向醫護人員表達自己的症狀、醫護人員講話速度太快、自己聽不清楚等。也因此蔡小姐表示自已看醫生時,習慣找先生陪同,認為先生可以幫助自己更清楚理解醫師說的話。

如何服藥也是新住民就醫的一大困擾。由於她們不了解吃藥的方法及藥物的功用,再加上醫護人員有時講解速度太快,自己會沒辦法理解。因此她們也表示希望在就醫過程中,醫療人員能夠放慢速度和她們說明,或是藥單上可以清楚地標示每顆藥物的服用方法等,或許有助於減輕她們在就醫及服藥上的困擾。

 

Q:建議如何改善新住民在台就醫時所面臨的困難?

依據此次新住民姊妹的分享,可以發現語言以及對環境的不熟悉,是她們在台就醫時最常面對的困難。因此,她們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對於改善新住民在台就醫困難的想法,如:在院內新增新住民輔導櫃台、讓不同語言的新住民在醫院排班擔任通譯、製作多國語言版本的就醫流程表/症狀表等素材於診間進行運用,有利於提升新住民在台就醫的信任感及安心感。她們也提到,當自己到大醫院時,常會因為看不懂標示而迷路,因此也希望能夠有對外籍人士較友善的指引或是安排外語志工,以減少外籍人士在台就醫的阻礙。

這次訪談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且完整的了解新住民在台就醫的情形。為了讓新住民能夠在醫療層面上獲得更公平、全面的照護,透過她們熟悉的管道生活傳遞健康衛教資訊,讓新住民獲取資訊更便利;了解新住民醫療文化及常見困擾,以同理方式減緩新住民在台就醫的焦慮及不安;加強診間翻譯素材運用、招募多語言翻譯人員及志工,提供就醫諮詢或翻譯服務等,建立新住民友善的就醫環境。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致力於提供往來的新南向國家人員全人的健康管理服務。因此,新住民族群的健康也是我們持續努力瞭解及關注的核心議題。透過本次與新住民姊妹的對談,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新住民的就醫經驗及就醫情境中面對的困難。未來中心也會參考新住民姊妹的建議,透過更親近新住民的管道,傳遞衛教資訊,期許台灣的就醫環境能夠更加友善,盡力提供新住民所需之協助,減少他們在台就醫時所遇到之困難。

 

參考資料

1.內政部移民署(2024)。各縣市外裔、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按證件分。2024/05/17。

2.Pandey, M., Maina, R.G., Amoyaw, J. et al. Impacts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healthcare access, use, and outcomes among immigrants: a qualitative study. BMC Health Serv Res 21, 741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2913-021-06750-4

3.顏芳姿、吳慧敏(2014)。台灣新移民的健康網絡。護理雜誌,61(4),35-45。https://doi.org/10.6224/JN.61.4.35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