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健康與醫療資訊
健康醫療注意事項
傳染途徑 | 疾病名稱 | 疫情 / 特殊注意事項 | 預防方式 |
---|---|---|---|
例行性預防接種 | 不論是否出國,都應該完成常規疫苗的施打,出發前請確認已按時完成接種。 | ![]() |
|
食物或飲水傳染 | A型肝炎 | 當地的飲食、飲水有傳染風險,建議旅客接種疫苗。旅客需注意食物、飲水之衛生,勿吃生食及飲用生水。 | ![]() ![]() ![]() |
傷寒 | 確實洗手,吃熟食,飲用水徹底煮沸或飲用瓶裝水。行程中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地區的旅客(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建議向醫師諮詢疫苗的接種。 | ![]() ![]() ![]() |
|
小兒麻痺症 |
菲律賓發生疫苗衍生株小兒麻痺症病毒第1型及第2型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將菲律賓列為小兒麻痺症高風險國家。欲前往菲律賓的旅客,建議確認小兒麻痺常規疫苗接種狀況,尚未完成小兒麻痺常規疫苗接種之兒童或成人請務必依時程完成接種。 |
![]() ![]() ![]() |
|
霍亂 |
菲律賓仍偶有霍亂疫情爆發。南部東達沃(Davao Oriental)省爆發疫情,2022/1/29-2/4累計461例疑似,其中3例死亡;病例中9成來自該省聖地牙哥(Santiago)地區,當局表示與該地區汙染水源相關,將進行自來水設備清消。 因霍亂疫苗無法提供絶對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亦提醒到疫區旅遊者只要注意飲食及用水衛生,即可降低霍亂感染的風險,因此現階段暫不建議出國民眾接種霍亂疫苗。 |
![]() ![]() |
|
阿米巴性痢疾 | 阿米巴痢疾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由食入受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為主要的傳染來源,也可能由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造成。預防方法為確實洗手,吃熟食,飲用水徹底煮沸或飲用瓶裝水。 | ![]() ![]() |
|
桿菌性痢疾 |
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由食入受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為主要的傳染來源,也可能由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造成。預防方法為確實洗手,吃熟食,飲用水徹底煮沸或飲用瓶裝水。 |
![]() ![]() |
|
腸病毒 |
菲律賓仍為盛行地區,中部西維薩亞斯區怡朗省(Iloilo)公布今年截至3/24累計57例,較去年同期(4例)為高,病例分布於10餘個地區;當局表示該地區常見克沙奇A16感染,呼籲民眾加強個人防護措施。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警訊症狀:兒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
![]() ![]() |
|
蟲媒傳染 | 日本腦炎 | 全年全境均有感染風險,5-10月為高峰期,防蚊策略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避免於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高峰期,於豬(畜)舍及農田附近活動。若旅行時間大於一個月、戶外活動行程多、至鄉村、農業區、畜牧區旅遊,則建議施打疫苗。 | ![]() ![]() |
屈公病 |
屈公病目前沒有疫苗,主要的預防方式為預防蚊蟲叮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有慢性病及懷孕晚期的婦女,有較高風險產生嚴重疾病,於疾病流行期應避免前往。 |
![]() |
|
登革熱 |
菲律賓為2021迄今東南亞地區病例最多的國家之二(與2019年比有下降趨勢), 2021年總病例數累計逾79,872例,285例死亡。 菲律賓三寶顏市疫情持續,1個月內新增上百例病例,6例死亡,今年截至2/22累計報告225例,7例死亡,死者均為未滿10歲之幼童。 菲律賓為登革熱警示範圍,目前國內尚無核准的登革熱疫苗,提醒旅客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等方式。 |
![]() |
|
茲卡病毒感染症 | 菲律賓為茲卡病毒感染症警示範圍,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如要前往請先諮詢醫師,並於當地務必全程做好避免蚊蟲叮咬的措施。 | ![]() |
|
瘧疾 |
菲律賓2003-2011年瘧疾病例下降80%,但自2015年又逐漸增加;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s)和民答那峨島(Mindanao Islands)具感染風險;首都馬尼拉(Manila)及其他都市地區無感染風險。
|
![]() ![]() |
|
空氣或飛沫傳染 |
麻疹 |
菲律賓為麻疹警示範圍,2019年曾有大流行爆發;衛生當局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該國目前兒童免疫覆蓋率已低於50%。 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如有兒童隨行,請務必確認兒童已依時程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預防接種;一般民眾可於出發前兩周向醫師諮詢疫苗接種,特別建議1981年後出生的成人,可自費接種MMR疫苗。 |
![]() ![]() ![]() |
白喉 |
預防白喉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注射,因白喉疫苗尚無法提供終生免疫的保護,建議旅客於出發前兩周向醫師諮詢追加接種一劑。 |
![]() ![]() ![]() |
|
肺結核 |
菲律賓境內結核病盛行,且多重抗藥性結核比例偏高。 觀光客之罹病風險低,高風險者包含: |
![]() ![]() ![]() |
|
流感 |
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等,但通常在1週內會康復。主要經由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染;由於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故亦可能經由接觸傳染。 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除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戴口罩外,就是施打流感疫苗,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等高危險群尤應接受疫苗接種,以防感染流感引起之併發症。 2022年 WHO更新全球疫情:全球流感活動水平低於預期,南/北半球溫帶地區流感活動皆處季節間水平。東南亞菲律賓報告零星病例。 警訊症狀: 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 |
![]() ![]() ![]() |
|
性接觸或血液傳染 | B型肝炎 | 透過性行為、汙染的針頭或血品感染。建議旅途中有性接觸、刺青、穿耳洞,或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者,於行前施打疫苗。 | ![]() ![]() |
HIV |
高風險之旅客可於行前諮詢醫師,決定是否使用自費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 預防愛滋最重要的仍是做好安全性行為及相關防護措施,如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不共用針具、不使用毒品、定期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
![]() ![]() |
|
接觸傳染 | 狂犬病 |
高感染風險之旅客,行前建議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種暴露前疫苗:
|
![]() ![]() |
鉤端螺旋體病 |
菲律賓仍為流行地區。菲律賓比科爾大區(Bicol)2021年12月新增1例死亡,截至2021年12/18該大區累計報告136例病例,13例死亡,其中以南甘馬仁省佔97例為多,其次為北甘馬仁、索索貢省。 鉤端螺旋體菌可經由食入或接觸受感染動物之尿液或組織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也可經由皮膚傷口、口咽黏膜、眼結膜、鼻腔或生殖道的傷口感染。提醒旅客勿在淹水及泥濘地區行走,避免感染。 |
![]() ![]() |
|
吸血蟲 |
當地有感染血吸蟲的風險,請注意:
|
![]() |
|
新興傳染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
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一種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統計資料,於2022年3月為止感染SARS-CoV-2者菲律賓已超過368萬人感染。菲律賓的COVID-19專區: https://www.doh.gov.ph/2019-nCoV 針對冠狀病毒建議的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等。再次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手部衛生、注意呼吸道禮節、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在當地,若有不適,請撥打(+63)2-8942-6843或1555防疫專線,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就醫時主動告知活動暴露史。 截至2022年3月,一般成年國外旅客須提供COVID-19疫苗施打證明方能入境菲律賓。(如連結) https://www.philippineairlines.com/en/ph/home/covid-19/arrivingintheph 相關旅遊管制和入境限制措施 (隨時間進行滾動式調整) |
![]() ![]() ![]() |
其他 | 曬傷、高溫 |
菲律賓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6-11月為雨季;平均溫度約25-35℃之間。 熱疾病的預防: 一般日常防曬建議SPF 15以上的產品,日間戶外活動則建議SPF 30以上的產品。 |
|
空氣汙染 | 菲律賓空汙問題主要來自交通工具,碧瑤(Baguio)、宿霧(Cebu) 和馬尼拉(Manila)等地區均受影響。空汙可引發呼吸道疾病,建議於外出時配戴口罩防護。 | ![]() |
|
水災 | 6-11月為菲律賓的雨季,7-9月也為颱風季,常導致淹水或土石流等災情。 | ||
恐怖攻擊 | 依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菲律賓-蘇祿海(The Sulu Sea)南半部之週邊地區包括蘇祿群島(The Sulu Archipelago,包括Tawi-Tawi、Sulu、Basilan)、巴拉望(Palawan)南端之離島 Philippines - Misamis Occidental、Lanao del Norte、North Cotabato、Sultan Kudarat、Zamboanga del Norte、Zamboanga del Sur、Zamboanga Sibugay、Lanao del Sur、Maguindanao,以及Marawi City、Iligan City為紅色警戒,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 菲律賓社會治安不佳,槍毒氾濫,偷、騙、搶案、警察栽贓及有組織之綁架勒贖案,時有所聞。菲國近年持續發生外籍人士遭綁架、歹徒迷昏洗劫、搶劫之案件。國人在菲律賓經商、旅遊或就學者亦曾發生遭搶、遭槍殺身亡或溺斃事件。因此國人前往菲國經商、留學或旅遊,請提高警覺,注意自身安全,外出時應結伴同行,金錢及財物應避免露白,晚間避免在外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疫苗注射 | 勤洗手 | 呼吸道禮節 | 注意飲食衛生 | 預防性藥物 | 防蚊蟲叮咬 | 安全性行為 | 避免接觸禽鳥 | 避免接觸犬隻 |
---|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