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注意事項

113-04-26
傳染途徑 疾病名稱 疫情 / 特殊注意事項 預防方式
例行性預防接種   不論是否出國,都應該完成常規疫苗的施打,出發前請確認已按時完成接種。
食物或飲水傳染 A型肝炎

當地的飲食、飲水有傳染風險,建議旅客接種疫苗。旅客需注意食物、飲水之衛生,勿吃生食及飲用生水。

  
傷寒 確實洗手,吃熟食,飲用水徹底煮沸或飲用瓶裝水。行程中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地區的旅客(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建議向醫師諮詢疫苗的接種。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近期病例數快速上升,截至2023/8/20累計報告逾6.8萬例,其中18例死亡,病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逾52%。專家表示該國主要流行型別為腸病毒71型及克沙奇 A 型,約9成病例為3歲以下孩童;另今年腸病毒71型陽性率上升,致重症數較往年增加。南部地區疫情嚴峻,病例數、重症數和死亡人數皆快速增加,尤其胡志明市上升近1.5倍,當局表示2023年重症數較往年增加,治療藥物亦出現短缺風險,呼籲民眾落實防護措施。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蟲媒傳染 日本腦炎

6-7月雨季有利病媒蚊大量孳生,病例多分布於該國北部山區農村之豬舍及稻田區域。當局表示該國每年約有數百至千名腦炎病例,日本腦炎佔20%,主要發生於15歲以下兒童。

防蚊策略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可避免病媒蚊叮咬,降低感染風險。避免於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高峰期,於豬(畜)舍及農田附近活動。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為重要預防措施,旅行時間大於一個月、戶外活動行程多、至鄉村、農業區、畜牧區旅遊者,建議施打疫苗。若旅遊行程僅限城市地區之旅客,則無特別預防接種之建議。

 
屈公病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皆有屈公病疫情發生。屈公病目前沒有疫苗,主要的預防方式為預防蚊蟲叮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有慢性病及懷孕晚期的婦女,有較高風險產生嚴重疾病,於疾病流行期應避免前往。
登革熱

越南為登革熱第二級警示範圍。

越南2023年截至9/7累計報告75,795例病例,其中18例死亡,以該國北部最為嚴峻,尤其是首都河內。

登革熱流行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熱帶及亞熱帶區域。登革熱病目前沒有疫苗,主要的預防方式為預防蚊蟲叮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藥劑、使用蚊帳)。

茲卡病毒感染症

越南為茲卡病毒感染症第一級警示範圍。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如要前往請先諮詢醫師,並於當地務必全程做好避免蚊蟲叮咬的措施。

越南於2020/5/25報告近3年首例確診個案,為中南部峴港市蓮沼郡(Lien Chieu)民眾。該國首例發生於2016年中南部慶和省,截至2017年初累計265例。
 
瘧疾

全境皆有熱帶瘧(惡性瘧)感染風險,不包括都市中心地區、紅河三角洲(Red River delta)、湄公河三角洲(Mekong Delta)以及中部的沿海平原地區。

2022年7-9月期間病例數分別較2021年同期增加1.5倍,專家表示瘧蚊之一的斯氏按蚊,近十年已擴散至衣索比亞、蘇丹、奈及利亞等國,並對多種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對抗病媒蚊仍是挑戰,需加強疫情監視及跨國合作。

高風險區如下:

北緯18度海拔1500公尺以下之高原地區為高風險區,尤其於中部高原四個省分—多樂省(Dak Lak)、得農省(Dak Nong)、嘉萊省(Gia Lai)以及崑嵩省(Kon Tum)。

平福省(Binh Phuoc)以及慶和省(Khanh Hoa)、寧順省(Ninh Thuan)、廣南省(Quang Nam)以及廣志省(Quang Tri)等沿海省分之西部地區。

  • 建議前往前述風險區旅客採取防蚊措施,並請醫師評估是否需口服預防藥物。
  • 瘧原蟲抗藥性:氯奎寧(chloroquine)與美爾奎寧(mefloquine)抗藥性。
 
空氣或飛沫傳染 麻疹

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接觸分泌物傳染,全球皆為流行區,越南為麻疹警示範圍,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如有兒童隨行,請務必確認兒童已依時程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預防接種;一般民眾可於出發前兩周向醫師諮詢疫苗接種,特別建議1981年後出生的成人,可自費接種MMR疫苗。

  
新型A型流感(H5N1)

越南為新型A型流感第一級警示範圍。

越南近年有禽鳥檢出H5N1、H5N6病毒,且有H5N1人類感染個案。於2022/10/20公布1例H5流感人類病例,為北部富壽省5歲女童,為該國8年來首例;病患具家禽接觸史,該省現有H5N1、H5N6禽流感同時流行,接觸者65例皆未發病。

新型A型流感大多由染病的禽類感染人類,在當地應避免出入有活禽的傳統市場、養殖場、鳥園,並避免接觸鳥類及其糞便、屍體;禽類肉品及蛋都應熟食。

  
肺結核 越南每年均有100,000例以上之肺結核病例,且多重抗藥性結核比例偏高。觀光客之罹病風險低,高風險者包含:於庇護所、醫院、監獄工作者,或返鄉探親、長期駐外者。高風險者可諮詢醫師,決定返國後是否接受潛伏性結核菌感染檢查(結核菌皮膚測試或丙型干擾素血液測驗)。   
水痘

越南首都河內市於2023年爆發疫情,截至4/4累計報告約800例,多發生於小學及幼兒園,去年同期僅11例,當局表示疫苗接種率下降為可能原因。

水痘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甚至空氣傳染。最好的預防方式為接種疫苗,以及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出生滿12個月至未滿13歲,評估之前無疫苗接種史者,可接種一劑,13歲以上無疫苗接種史者則接種二劑,間隔4-8週。

  
流感

WHO於2021年4月更新資料,表示全球流感活動水平低於預期,但亞洲國家大致維持季節間水平,越南持續檢出病例,以A(H3N2)為多。

越南地區流感整年流行,並於雨季達高峰。流感病毒由飛沫及接觸傳染,可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應多加留意與預防。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以及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

  
白喉

越南為潛在白喉流行地區。2023/5/6報告多年來之首例病例,病患為國小孩童,於4/30發病、就醫並死亡,當局已進行環境清消,並對密切接觸者及學校教師106人進行症狀監測。2023/9/19奠邊省新增報告6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

白喉為白喉桿菌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常見透過病人與帶菌者的飛沫所傳播。針對白喉之防治最佳方式為預防接種,如要前往或行經呼吸道白喉及皮膚白喉盛行之國家,必須完成預防注射,近10年內未追加含白喉類毒素之疫苗者,建議追加一劑Td或Tdap。

  
性接觸或血液傳染 B型肝炎 透過性行為、汙染的針頭或血品感染。建議旅途中有性接觸、刺青、穿耳洞,或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者,於行前施打疫苗。  
HIV

高風險之旅客可於行前諮詢醫師,決定是否使用自費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

預防愛滋最重要的仍是做好安全性行為及相關防護措施,如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不共用針具、不使用毒品、定期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接觸傳染 狂犬病

越南目前仍為狂犬病流行區域,死亡病例主要分布於包括河內市等18個北方省市,約占全國總數6成,越南胡志明市2023年公布過去5年該市已有超過410例死亡病例。死亡數高之主因為多數地區犬隻疫苗接種率偏低,且民眾對疾病認知不足。

當地蝙蝠、犬、貓等哺乳動物都可能帶有狂犬病病毒,一般旅客建議遭溫血動物抓咬受傷再接種疫苗即可高感染風險之旅客,行前建議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種暴露前疫苗:

  1. 頻繁接觸動物、從事動物相關工作的旅客(如獸醫、動物研究人員)。
  2. 行程中無法避免遭動物抓咬(如露營、自行車旅遊、洞窟探勘等)。
  3. 將前往當地偏僻、無法立即就醫地區的旅客。
  4. 幼兒較容易受動物攻擊,若長期停留可考慮先接種疫苗。
 
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全球皆有分布,尤見於熱帶國家。可經由食入或接觸受感染動物之尿液或組織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建議落實個人衛生防護,留意用餐環境,避免接觸污水及在可能受污染的河流或池塘從事露營及游泳等休閒活動。

 
炭疽病

越南2023年截至6月至少報告17例病例,分布於奠邊省、萊州省及河江省,當局已針對高風險省份輔導畜場之牛隻接種疫苗,呼籲民眾不要交易、運輸或食用病死畜肉。

預防方法:對於炭疽病的控制,以阻

斷感染源為主:動物遺體應適當處置,對於污染的各類用具、廢棄物應正確消毒、除污後,妥善處置。
 
新興傳染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越南於2023/10/20調降COVID-19疾病分類為B類傳染病。

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一種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統計資料,於2023年7月為止感染SARS-CoV-2者越南已超過1100萬人感染。越南的COVID-19專區:

https://ncov.moh.gov.vn/

建議的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勤洗手、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等。再次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手部衛生、注意呼吸道禮節、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自 2022 年 5 月 15 日起,暫停要求入境越南旅客提供 SARS-CoV-2 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入境越南旅客仍須遵守越南衛生部有關防疫之規定,相關旅遊管制和入境限制措施 (隨時間進行滾動式調整) :

https://www.boca.gov.tw/cp-56-5248-791bd-1.html

  
M痘

自2022年5月截至今 (2024) 年1/5全球累計117國/地區報告93,375例病例,其中178例死亡。越南亦有零星案例,自2022年5月截至2023年12/1達26例,2023年12月統計有10例。

預防方法:

(一) 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

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接種猴痘疫苗。

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並請全程使用保險套。

由於確診個案精液中曾檢出病毒DNA,雖目前尚未確定是否具有傳染力,仍建議男性病患於出現症狀後三個月內應避免各種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

(二) 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

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

避免接觸猴痘確診個案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或寵物。

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與接觸史。

疫苗施打建議

美國FDA於2019年核准新疫苗(JYNNEOS),可用來預防天花和M痘感染,適用於18歲以上感染M痘之高風險族群。WHO建議給予高風險醫護人員、處理正痘病毒之實驗室人員或第一線公衛人員等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WHO與英美澳在內多國陸續建議給予男男性行為族群、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暴露前預防接種(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另建議對曾有高風險接觸之密切接觸者在最後一次接觸4天內給予暴露後預防接種(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如接觸者未出現M痘相關症狀,可延長至14天內接種。
 
其他
曬傷、高溫

越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終年溫暖,另分乾季與雨季,平均氣溫約25℃以上;北部夏熱冬涼,每年11-2月稍有寒意,與屏東、高雄相似。年雨量平均為 1,500 毫米以上, 7 -10月間時有颱風及水災。

熱疾病的預防:
避開最熱的午間時段(上午11時到下午3時)、穿著適當服裝和防曬、補充水份及電解質。

一般日常防曬建議SPF 15以上的產品,日間戶外活動則建議SPF 30以上的產品。

 
治安

河內治安較佳,惟近幾年在大都市仍時有扒竊及飛車搶奪事件發生。來越商旅,不宜佩戴貴重飾品,外出洽商若有公事包,也不需放置文件以外的重要私人用品(如:護照、機票、手機、相機)。請留意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再決定是否前往。

 
交通意外

越南的交通系統逐步改進中,河內及胡志明市等大城市公車路線規劃完整,公車設備佳且班次多,但越人仍多以摩托車或汽車為代步工具。越南政府近年亦積極規劃公共運輸系統,河內及胡志明市目前均開始建設捷運。在城市地區,亦可以計程車代步,若赴市郊洽商,宜以租車或事先談好價錢較划算。

越南一年約發生兩萬起交通事故,約造成八千人死亡、一萬七千人受傷。車禍與傷亡人數近年來雖呈現減少趨勢,但每逢長假,車禍與傷亡人數都大幅增加,主要因車輛多及民眾酒駕等違規行為所致。

 
事故傷害 下龍灣為著名之觀光勝地,但曾發生數起撞船、翻船落水以及火燒船意外事件,造成傷亡。至當地旅遊應特別注意水上活動安全,可考慮在國內購買相關保險。  

 

疫苗注射 勤洗手 呼吸道禮節 注意飲食衛生 預防性藥物 防蚊蟲叮咬 安全性行為 避免接觸禽鳥 避免接觸犬隻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隱私權保護及資訊安全政策
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